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专利对科学研究、经济投资以及法律维权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日益显著,深入挖掘专利信息、合理有效地利用专利资源、及时准确制定专利战略是一个企业乃至整个国家实现长期与快速发展的保障。本文通过广东省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分析系统,对中国OLED设备技术领域的相关专利进行检索、分析和归纳总结。从申请总量、申请趋势、重点IPC技术领域和主要申请人等方面对国内OLED设备技术专利进行分析,为OLED设备技术领域的科技研发和整体发展提供参考。
1 专利分析系统
1.1专利检索数据库和检索时间范围
选择广东省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分析系统数据库。采用布尔检索策略制定检索式,再与分类号结合进行专利检索,方便快速准确查找OLED设备技术领域相关专利。
专利数据检索时间范围为1980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
1.2专利分析方法
根据专利信息的特点,从别从“点”、“线”、“面”等三个层次对专利进行分析。“点”情报分析主要是对专利文献的外部特征进行的统计分析,是对专利信息的初步挖掘。“线”情报分析,指将获得的“点”情报按照一定方式排序,从而得到有序化的“线”情报。将上述情报加以组合,则可得到各种相互联系的有关技术发展状况的“面”情报。本文利用情报分析方法中的“点”、“线”、“面”分析方法,对中国OLED设备技术专利进行分析讨论。
2 中国OLED设备技术专利分析
2.1 OLED设备技术专利现状
根据广东省专利信息平台,检索到涉及OLED设备技术的专利共计2854件,其中包括2554件发明专利(占89.5%),300件实用新型专利(占10.5%)。
由图1可见,可以看出在OLED设备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呈不断上升趋势。将OLED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80~1996年这一阶段涉及OLED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5件,这正是对OLED研究的起步阶段。1996~2004年第二阶段的专利申请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从2001开始持续快速增长,这一阶段对OLED的关注和投入的工作变大,对OLED 的研究开始重视。2004~2013年这一阶段OLED设备的专利申请数量先下降,从2007年开始又逐渐上升,在每年都大于150件,对OLED的研究和一些相关的技术方面变得相对成熟,对其重视程度只增不减。总体而言,从1996年至今对OLED设备的专利申请量初期呈现增长趋势,说明当今世界对OLED的研究十分活跃,目前仍是研究热点。

2.2 申请人分析
2.2.1国家申请状况分析
有关OLED设备专利申请人区域的分布,有助于了解专利申请中各个申请人所在的国家和地区在该领域具有较好的专利申请,能够更好地为企业发展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表1是各国在中国OLED设备技术专利申请量。

在OLED设备专利申请中日本申请量最多,为1209件,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处于国家申请量第一。中国仅次于日本,有615件,中国和日本的专利申请量都超过500件,领先于其他国家。韩国和美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分别占第3位和第4位(分别为458件和134件),且都超过100件。荷兰发明专利申请量为64件,除中国、日本、韩国、美国、荷兰外,其他国家的专利申请量都少于50件。日本申请量占总申请量的42.4%,几乎到达一半,可见日本在OLED这一领域占着绝对的领先地位,表现出较强的实力,与其市场占有状态相符。中国和韩国申请量分别占前十国家申请量的24.1%和18.0%,比排在第四位的美国以及之后的国家高出几倍。
2.2.2中国各省申请状况分析
表2所示是我国各省份有关OLED设备技术的专利申请量。可见中国各省份OLED设备专利申请量分布及不均衡,广东、北京、台湾、江苏等地区的OLED设备申请量排名靠前。

按照申请专利量排名,广东、台湾、北京、江苏分别以146件、119件、94件、83件居中国OLED设备领域专利前四名,并明显高于第五名的四川(42件),除上述四省外,四川、上海、陕西三个省OLED设备申请量都超过了20件,其余省份都低于10件。可以反映出中国OLED设备专利申请存在区域集中现象,东部地区排名靠前,内陆地区申请量落后。
2.2.3全球和中国主要申请人
同类专利的申请人是竞争对手。申请项目和专利权越多,越有竞争力。通过了解行业内的主要申请人情况,可以知道申请人之间的竞争关系。
对中国OLED设备的专利数据的分析,申请量占据前10的申请人根据申请量排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三星SDI株式会社、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出光兴产株式会社、三洋电机株式会社、乐金显示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佳能株式会社、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索尼株式会社。前十申请人中有日本申请人6个,占一半以上。位列第一的精工爱普生其申请专利数238件,占申请总量的比例为25.65%,遥遥领先于位列第二位的三星SDI 139件和第三位的松下电器101件,表现出相当的实力。排在第四位的出光兴产和之后的主要申请人实力比较接近在数量上没有明显的差距,详见表3。
在中国申请的OLED专利中,外国主要申请人申请专利数量要明显高于中国申请人申请的专利数量。位列前十的申请人有9个外国申请人(6个日本申请人,3个韩国申请人),这是因为日本和韩国的申请人在LOED设备研究开始时间早于其他申请人,故其实力总体较强,在该领域占有优势,处于领先地位。一个中国申请人(京东方),京东方是目前中国惟一能够生产全系列半导体显示产品,也是惟一自主掌握显示产业完整技术能力的企业。
2.3 主要IPC技术构成分析
国际专利分类表( 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简称IPC) 是一种国际通用的管理和利用专利文献的工具,是专利检索的公共钥匙[7]。通过对IPC分析可以了解行业内不同技术的区域分布,并了解某项技术是处于成熟期还是衰退期。从表4可知关于OLED设备的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H部(电学类)、G部(物理类)和C部(化学冶金类)。其中属于H部的专利最多有2165件,占总专利申请量75.9%,可见在OLED设备技术领域关于半导体器件及照明的专利研究最多最热。属于G部的专利共有805件,占总专利申请量28.2%,这部分主要是关于显示、照明和用于控制的各种装置或器件。属于C部的专利共有501件,占总专利申请量17.6%,这部分主要是在OLED用到的应用材料、镀覆和杂环化合物。预计在OLED设备领域IPC排名靠前H01L、H05B和G09G的仍将是未来几年的研究热点领域。
2.4 主要申请人IPC技术分析
通过分析申请人IPC技术差异,可以了解不同申请人申报专利的主要技术构成,及在哪些领域占有主导地位。表4所示的是前十主要申请人IPC技术构成。
在OLED设备技术领域H05B和H01L技术研究和掌握的申请人最多,分别有:精工爱普生、三星SDI、松下电器、出光兴产、三洋机电等,这些申请人都是市场份额较大的申请主体,在OLED设备领域发展都有独到之处。 G09G和G09F也有适当研究,主要是精工爱普生、松下电器的索尼等。主要申请人排在第五名之后的申请人在申请数量上没有多大差别,总体实力而言比较接近。在OLED设备技术领域,主要申请人之间的技术各有千秋,排名前五的申请人综合实力较强,尤其是排名第一的精工爱普生,参见表5。




3总结
基于广东省专利信息服务平台系统,对中国OLED设备技术专利分析研究得出:
(1) 从申请总量来看,涉及OLED设备技术的专利共计2854件,其中发明专利2554件 (占89.5%),实用新型专利300件 (占10.5%),发明专利占将近90%,比例很高,OLED设备领域技术含量很高,是一个高技术领域。
(2) 从申请趋势来看,自1996年至今OLED设备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呈不断上升趋势,当今世界对OLED的研究十分活跃,目前仍是各个国家的研究热点。
(3) 从地区申请状况来看,日本、中国和韩国申请专利比例较高,尤其是日本申请量占总申请量的42.4%,几乎到达一半,表现出较强的实力;中国各省份申请量分布及不均衡,广东、北京、台湾、江苏等东部地区排名靠前,内陆地区申请量落后,存在区域集中现象。
(4) 从主要申请人状况来看,外国主要申请人申请专利数量要明显高于中国申请人申请的专利数量。前十申请人中有日本申请人6个,韩国申请人3个,而中国申请人只有1个,这一点值得我们重视。
(5) 从IPC技术构成来看,OLED设备的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H部(电学类,占申请总量75.9%)、G部(物理类,28.2%)和C部(化学冶金类,17.6)。预计在OLED设备领域IPC排名靠前H01L、H05B和G09G的仍将是未来几年的研究热点领域。